“ 汉字文化圈近代新词译词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汉字文化圈近代新词译词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neologism translation in the cultural cycle of Chinese Characters)于3 月23 日下午至24 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一层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历史学院、日语学院与“汉字文化圈近代语研究会”联合主办,主题为“ 东亚近代关键词的形成及交流”。收到论文28 篇,会议论文集263页。提交论文的学者悉数到会。历史学院、日语学院的研究生也踊跃参加,也有天津等一部分外省市、北京其他高校的学者参加。
研讨会于23 日下午1 点45 分准时开始,李雪涛院长、徐滔院长首先致辞。分别阐述了历史研究与词语的关系及近代以降中日词汇交流研究的重要性。开幕式后,由日本著名日语研究学者沖森卓也以《日语语法的近代形成》为题发表基调演讲。接着14 点40 分起,中日韩7 名学者宣读了论文,对“悲观”“浪漫”“– 性”“– 化”等词语的产生及中日韩之间的交流做了探讨。学者们还对“外语”的观念形成进行了讨论。发言后回答了与会者的质疑。第一天的研讨会于6 时30 分结束。
24 日,研讨会于8 点50 分继续召开。上午8人,下午12 人做了发言。讨论的范围涉及近代词汇、中日韩近代教科书、辞典、译书等,讨论气氛热烈。发言结束后,会议主席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沈国威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并布置了论文集出版事宜。会议于18 时15 分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是由“汉字文化圈近代语研究会”牵头发起,为响应新时期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加强国内学者与日本、韩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而召开的,一天半的发言与讨论,达到了预期效果,受到了学界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