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现开设有101个外语语种。依托学校外语特色,北外早在1960年就已设置世界史教研室,开展世界历史的教学与研究。2014年,北外成立全球史研究院。2017年,在全球史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历史学院。2017年至2019年,先后成立了五个研究中心,包括知识迁移与留学史研究中心、概念史研究中心、中国史研究中心、佛教文化史研究中心、近代东西语言文化接触研究中心。学院主要关注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和中国历史进程,并致力于从“全球史”的视角入手,来探索互为主体的文明如何在彼此的互动当中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以及从文明史的视野来理解中国与世界其它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共生规律。学院现设有世界史、中国史、中外关系史三个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着重对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演变进行历史考察,中国史教研室着重考察中华文明的历史源流演变,中外关系史着重将中国史以及世界各民族的历史纳入全球史视野之中进行整体研究,以全球史为切入点来探寻多元文明的历史互动。
作为实体教学研究机构,北外历史学院能够开设夯实专业基础的通史课、史学理论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种类丰富、具有一定研究深度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承担全校通识课程。除了教学之外,历史学院的教研团队成员在各自的专业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历史学院现有“世界史”与“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两个本科专业、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外国语言文学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全球史研究博士点。历史学院拥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次完备的学生培养体系,以“全球视野下的历史研究”为特色,打造历史学院自身中国史、世界史、专门史三个学科方向“结构合理、衔接有效、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科研团队及学科发展路径。三个学科方向中,中国史强调“扎实的历史学基础训练”,世界史强调“专精的区域国别史研究”,专门史强调“鲜明的学术前沿与广泛的学科交叉”。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历史学院坚持“在地国际”与“全球参与”两手抓,积极引入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深层次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历史学院聘请外籍专家们积极参与我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这些专家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国际最顶尖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他们为我校开展主题学术讲座,在我院举办学术工作坊,参加我院举办的会议,为我院学生授课解惑,与我院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出版发表学术成果等。此外,历史学院非常重视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目前与国(境)外近1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交换、联合培养、联合科研、短期留学进修等项目。其中每年举办的“欧亚博士生论坛”,由我院与德国波恩大学、埃尔兰根- 纽伦堡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6所世界知名大学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