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

历史学院组织架构及说明:

“历史学院”与“全球史研究院”并列存在,一体两翼,前者是就教学系统而言,后者主要就学术研究而言。历史学院下设有“世界史系”、“中国史系”,与之并列的还有“基础教研室”(主要从事全校通识课教学:世界史、中国史、世界文明史)、项目中心(负责专门史项目),以及“全球历史文献与出版数据平台”。

由于作为一级学科的“世界史”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世界通史与专门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成立伊始,应当有重点。我们的重点应当是“全球化史”,这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所在,也只有掌握好外语,通过翻译和交流才能做好的专业。此外,北外的四个非通用语国家的研究中心,也可以横向纳入这一中心。

中国史方面,由于很多大学都有长期的积累,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方面,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赶得上。因此我们需要找好突破点。“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应当是我们可以重点加以研究的领域,这包括“概念史”、“知识迁移与留学史”“中国史”“语言交流史”“全球移民史”等等内容。这些方面如今不通过阅读大量原始档案资料的话,很难深入下去。近年来,在德国克虏伯历史档案馆(Historisches Archiv Krupp)、瑞士的巴色拉教会档案馆(Archiv der Bassler Mission)、德国外交部档案馆(Politisches Archiv des Auswärtiges Amt)、德国海军档案馆(Historisches Marinearchiv)等地方,都发现有大量的与中国近代相关的资料。对于懂得外语的学者来讲,通过历史学的训练,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这一领域,并做出相应的成就。

项目中心还设置了“佛教艺术史”“顾彬中国文化史”两个特色项目中心。前者是联合河北省佛教博物馆而设立,该博物馆将会对中心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并通过合作展开各种学术活动。“顾彬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心”是鉴于顾彬教授的汉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和贡献,基于历史学院拥有的德国之外最齐全的顾彬教授文献资料而设立,将会成为中国学者研究顾彬思想的重要的基地。

此外,项目中心设立了“国际交流与项目中心”,有专门协调各类项目的人员,这基本上是一个商业化的管理模式,目的是整合校内的相关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引导校内的相关老师申请项目,并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北外特别缺乏的是语言之外的横向的学科联系,项目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多语种全球史数据库及文献中心”将整合相关的资源,以北外多语种的优势,将学院建成国际学者进行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