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沃尔特·戴默尔:近代早期的中华帝国、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比较研究——帝国统治的合法性

 

 

 

       2019 年10 月16 日,“全球史与中国2019”系列讲座第23 讲(总第93 讲)《近代早期的中华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比较研究:帝国统治的合法性》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近代早期历史研究所教授沃尔特· 戴默尔(Walter Demel)主讲,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杨钊老师主持。
       此次讲座,戴默尔教授围绕早期现代帝国的“统治合法性”展开讨论,以中国、俄罗斯、奥斯曼帝国为例,探讨了合法性统治的类型、历史上富有魅力且成功的统治者、合法性的传统因素(其中夹杂着理性的成分)、王权继承等问题。首先,戴默尔教授引用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 1864—1920)的观点,指出三种理想的合法性类型,即魅力型、传统型和理性型。魅力型统治是基于统治者的特殊品质,理性型则需根据程序(如大选)来获得最高权力,而最常见的类型是传统型,其特征是王朝的连续性和规则的继承原则。戴默尔教授认为合法性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相互关系的结果,它以一种更强大的权威形式出现。统治者建立他或她的正式职权必须在一个合法的基础上。其次,分别谈及中国、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的伟大君主,他们都是极具魅力且成功的统治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不凡,拥有坚定信仰及追随者,驱逐蒙古可汗,实行“文官政治”。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平定准噶尔叛乱、统一台湾,维持了长达62 年的统治时期。彼时的基辅帝国也在蒙古人控制之下,公国林立,1328 年伊凡一世绰号“钱袋”(Калита),被授予俄罗斯大公的称号,负责收集贡品给金帐汗国。而15 世纪金帐汗国的势力衰落,帝国分裂,1502 年莫斯科明确建立了主权。可见,伊凡三世是莫斯科帝国的真正缔造者。18 世纪初期,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跻身世界强国。奥斯曼帝国在奥斯曼一世的开创之下,接由穆拉德二世(Murad II)、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奠基,直至苏莱曼(Suleiman)的长期统治(1520-1566)达到帝国的全盛时期。然而,戴默尔教授认为,为保证帝国的持久性,传统的合法化元素同样必要。这些要素有三种:第一,声称与前帝国保持一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声称与罗马帝国保持一致。中国明清有自己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第二,合法性的宗教支柱。由于在这三个帝国中,各有不同的宗教占主导地位,因此合法化的特殊形式也明显不同。但它们都选择了各自的皇帝作为代表,以确保文化世界的秩序,作为世俗的最高立法者的存在。在中国,天命可以转移到新的朝代,但其他帝国却缺乏类似的概念。这意味着,在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创建者可以很快赢得合法性。相比之下,在俄罗斯,朝代的变化只是在旧王朝灭亡和长期动乱之后才发生,统治和制度化的宗教合作比较明显,但很快沙皇就统治了教会。奥斯曼人则需要为他们的宗教而战,也就是经过“圣战”的阶段,才可以不断确立宗教合法性。然而,宗教仪式在这三个帝国中都是合法性的支柱。第三,除了奥斯曼帝国以外,世袭制和家长制传统使统治王朝合法化。然而,这些传统不能用来决定哪位皇太子应该继承王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有四个:长子继承制、高级职位、由前任选择和选举。每个帝国都尝试了不止一种替代方案,但只有在中国,这些方案带来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统治者地位。然而,即使是中国的皇帝,也必须证明他们的合法性。显然,代表合法性和权力的手段是不同的,因为它们是每个帝国文化的表现。此外,戴默尔教授讨论了王权继承的问题。俄罗斯帝国经历了两次王朝危机,直到1722 年彼得一世颁布了一项法律,规定沙皇可以自由选择继任者。根据历史学家马略奥斯和瑞尔的说法,可以对奥斯曼帝国做出如下陈述:“被父亲指定为继承人是一种奖励,但不是绝对决定性的。总而言之,王位继承与其说是合法性的问题,不如说是兄弟之间力量的考验,如果有竞争的话。” 巴耶济德一世(Bayezid I)似乎是第一个为了预防而暗杀他唯一的兄弟的人,1603 年在艾哈迈德一世(Ahmed I)的统治下,兄弟相残的习俗结束了。但从1687 年起,seniorate 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王朝的年轻男性成员被囚禁在“金笼”中。这种做法尽量减少了王朝灭亡的危险,但它并没有避免进一步的斗争和偶尔的暗杀。中国明朝发生“靖难之役”,朱棣夺得皇位。清朝不采用长子继承制,发生了“九王夺嫡”。戴默尔教授认为,总的来说,中国在继承问题上找到了更稳定、更人道的解决方案。从一开始,明朝就引进了长子继承制,最好是由皇后的儿子继承。但是1644 年的王朝更迭也改变了继承权的原则: 在第一次家族会议的“选举”之后,由前任皇帝选择成为惯例。只有当皇帝没有做出决定时,困难才会出现。除此之外,他的选择被普遍接受。
       最后,戴默尔教授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戴默尔教授的讲座内容积极提问,教授予以了精彩的回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