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暨全球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Dr. phil.)。曾在京都大学(2005-2007)、汉堡大学(2008-2011)、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2017)、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杰出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2022)工作。
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历史文献学、丝绸之路研究、语言分析哲学、专名学。
主要教授课程:历史文献学、宗教史、丝绸之路导论、多语种文献解读的理论与方法、博士生硕士生阅读与写作实习、专业德语(文科)等。
参与或主持过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德国科学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SFB项目、中国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日本东方学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
电子邮箱:dw.wangding@foxmail.com
办公地点: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内大厦4-315
著作
•《九州四海——文明史研究论集》(与李青果联合主编),(乌云毕力格主编“欧亚古典学研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
•《语藏集》,(吕大年、高峰枫主编“六合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
•《粟特人名录》(稿本)。
•《中古胡名考》(书稿)。
•《清末中西交涉名物图证》(书稿)。
主要论文
•„Ch 3586 -ein khitanisches Textfragment mit uighurischen Glossen in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 In: D. Durkin-Meisterernstet al. (eds.), Turfan Revisited. The First Century of Research into the Arts and Cultures of the Silk Road, Berlin: Dietrich Reimer Verlag 2004, pp. 371-379 + 2 Fig. & 2 Pls.
•《柏林吐魯番特藏中一件出自交河的漢文摩尼教文書》,《京都大学21世纪COEプロぐラム特別演講會“唐代研究のために”報告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5,第1-19頁, 10 Pls.(收入高田時雄編《唐代宗教文化與制度》,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7年, 第41-65頁。
•《南太后考——吐魯番出土北凉寫本〈金光明經〉題記與古代高昌及其毗鄰地區的那那信仰與祆教遺存》,榮新江、華瀾、張志清(主編),《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法國漢學》第1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第430-456頁。
•《陈寅恪的“语藏”》,《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2005年第1期,第60-77页。
•‘Remnants of Christianity from Chinese Central Asia in medieval ages’. In: Roman Malek(ed., in connection with Peter Hofrichter),Jingjiao-The Church of the East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Collectanea Serica).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6, pp. 149-162, 2 Fig.
•《吐魯番安伽勒克出土北涼寫本〈金光明經〉及其題記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九卷,2006,第35-55頁。
•《吐魯番出土的唐代唯識學文獻小考》,高田時雄主編《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一輯,京都,2007,第145-163頁,4幅圖版。
•《初論〈開寶藏〉向西域的流傳——西域出土印本漢文佛典研究(二)》,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南華大學主编,《佛教文獻と文學——日臺共同ワークショップの記錄》,東京,2008,第67-96页,14幅圖版。
•‘Xuanzang’s helpers from Turfan: Some notes based on medieval Chinese manuscript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63 (2010) 3, pp. 361–376+2 Pls.
•‘A Buddhist colophon from the 4th century: Its reading and meaning’. Manuscript CulturesNewsletter 3 (2011), pp. 37-39, 2 Pls.
•《中国情调的德国君主版画肖像》,《东方早报 • 上海书评》,2011年4月3日B10版。官方网络版: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1-04/03/content_466225.htm
•《中古碑誌、寫本中的漢胡語文札記(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編《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宗教與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第235-243頁。
•《中古碑誌、寫本中的漢胡語文札記(二)》,《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五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75-86頁。
•《中古碑誌、寫本中的漢胡語文札記(三)》,《語言背後的歷史——西域古典語言學高峰論壇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83-187頁。
•《中古碑誌、寫本中的漢胡語文札記(四)》,《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三十八辑,2019年12月,第177-190页。
•‘Tablecloth and the Chinese Manichaean hymn Shou shidan ji 收食單偈’, Tohogakuho kenkyu ronshu 東方學研究論集, Kyoto: Rinsen shoten, 2014, pp. 127-142.
•《北凉写本〈金光明经〉题记的释读》,《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6期,第61-63页。
•《数术与丝绸之路——希腊、印度、突厥与汉文体动占卜书》,《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第120-129页。
•《河上公名義解》,《中華文史論叢》2017年第2期,第70頁。
•《木活字的德国造——柏林“华文字模”观展记》,《东方早报 • 上海书评》,2016年7月17日B10版。官方网络版: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6/7/24/1364256.shtm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2747
•《合文绝迹?——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词条》,《上海书评》2018年9月12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4687)
•《摩尼教与霞浦文书、屏南文书的新发现》,《中山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第113-127页。
•《胡名盤陀考》,向群、万毅主编《姜伯勤教授八十华诞庆祝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179-206页。
•《胡名釋例》,《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十三號(高田時雄先生古稀記念),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9年3月,第99-134頁。
•The Sogdian envoy Maniach and his namesakes in China.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73/2 (2020), pp. 187-197. (DOI: https://doi.org/10.1556/062.2020.00008)
•《人名之为史料》,《中山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第115-119页。
•《洋話漢寫——清末使節筆下的西方風物》,《中國文化》第五十二期(2020年秋季號),第186-198頁。
•《紫光阁功臣额敏和卓画像:流往德国的原委及目前下落》,《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第194-201页。
•《大清的朋友圈——李鳳苞記錄的諸國駐德公使名單》,《中國文化》第53期(2021年春季號),第284-300頁。
•《從Confucius到Laocius》,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中心編《中國早期數術、藝術與文化交流——李零先生七秩華誕慶壽論文集》(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特輯之二),2021年6月,第697-719頁。
•《陈寅恪著作集的两处文字问题》,《南方都市报》2021年9月26日书评A15版。
•《大清钦差会见童年罗素记》,《读书》2022年第1期,第105-112页。。
•《买来的孩子——东方人名学的一个类型》,《中国语言学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第274-289页。
•《欣开九秩的国际东方学大家茨默教授:一个晚辈的印象记》《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22年4月19日(http://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7674495?from=sohu)
•《福克司先生百廿年祭》,《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22年8月1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255407)
•《书自有命——福克司旧藏〈高松竹谱〉的原本与摹本》,《耿昇先生与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第1120-1129页。
•《粟特语高昌延相买婢契补考》,《国学学刊》2022年第3期,第109-114页。
•《“以國為姓”——火尋國、粟特國的國姓》,《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2022年第1期(總第十七輯),第56-79頁。
•《怀念王太庆先生》,《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22年11月26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894331)
•„Ein Holzschnitt-Porträt des Kurfürsten Friedrich Wilhelm von Brandenburg in der Sammlung der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 (接受待刊)。
•《汉唐麻布西传考》(接受待刊)。
•《胡名之为史料》(接受待刊)。
•《李鸿章与李希霍芬》(接受待刊)。
•“New evidence of Manichaean cosmogony”(接受待刊)。
书评
•Rong Xinjiang/Li Xiao/Meng Xianshi (eds.), Xinhuo Tulufan chutu wenxian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 (Newly Discovered Turfan Documents) (Tulufanxue yanjiu congshu jiazhong zhi er 吐魯番學研究叢書甲種之二 [Library of Turfan Studies, Series I.2]),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8. In: Manuscript Culture Newsletter 1 (2008), pp. 24-27+1 map+1 fig.栾树、李刚译:《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简评》,《吐鲁番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 135-140页.
•《陈垣先生〈景教三威蒙度赞跋〉书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9月18日B10版。(官方网络版: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1-09/18/content_531543.htm)
学术译文
•Liu Hongliang, „Zu einem Textfragment des Da Tang Xiyu ji aus dem 7. Jh. und seinem historischen Hintergrund.“ In: D. Durkin-Meisterernst et al. (eds.), Turfan Revisited. The First Century of Research into the Arts and Cultures of the Silk Road, Berlin: Dietrich Reimer Verlag 2004, pp. 176-179 + 2 Pls.
•[德] 茨默(Peter Zieme)《有关摩尼教开教回鹘的一件新史料》,《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3期,第1-7页。
•[德] 茨默(Peter Zieme)《突厥语Sart一词流变考》,许全胜、刘震主编《内陆欧亚历史语言论集——徐文堪先生古稀纪念》,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36-147页。
•[德]茨默(Peter Zieme)《突厥语的体动占卜书》,《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第115-119页。
•[德] 颜思·威尔金斯(Jens Wilkens)《吐鲁番博物馆藏回鹘语〈慈悲道场忏法〉两残页研究》,《吐鲁番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54-62页。
•[德] 茨默(Peter Zieme)《柏孜克里克出土的〈玄奘传〉回鹘语译本新残片》,《吐鲁番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142-144页。
•[德] 廉亚明(Ralph Kauz)《阿拉伯、波斯史料中的海南岛》,《中山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第98-104页。
•[日] 吉田豊《布古特碑粟特语部分再考》,《中山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第105-115页。
•[德] 茨默(Peter Zieme)《古代突厥人的酒》,罗丰主编《丝绸之路考古》第5辑,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145-152页。
參加、主持学术出版工作
•Turfan Revisited. The First Century of Research into the Arts and Cultures of the Silk Road, Berlin: Dietrich Reimer Verlag 2004, D.Durkin-Meisterernst et al. (eds.), 责任编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明与宗教研究”栏目负责人(2016年起)
•“丝绸之路历史语言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主编(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白玉冬教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