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北外历史学院研究生文献书目(试用版)

 

历史哲学

  1. Hegel,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Colonial Press, 1900
  1.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1. 雅思贝尔斯著,《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李雪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历史研究方法论

  1. 顾彬,“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见《读书》2006年第7期。
  1. 顾彬,误读的正面意义,见《文史哲》2005年第1期(总第286期)。
  1. 金观涛、刘青峰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1. 王汎森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
  1. 于连(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译《迂回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全球史研究

  1. Sebastian Conrad, What is Global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1. 康拉德著,《全球史是什么》,杜宪兵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1. 林恩·亨特(Lynn Hunt),《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赵辉兵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
  1. 马立博著,《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环境的述说,15—21世纪》,夏继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1. 汤因比,《历史研究》,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著,《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强朝晖、刘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1. 约翰·R.麦克尼尔、威廉·H.麦克尼尔著,《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王晋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全球史与中国研究

  1.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 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 李雪涛著,《误解的对话》,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
  1. 林满红著,《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詹华庆、林满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1. 罗哲海著,《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陈永明、瞿德瑜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