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2017年10月25日,历史学院建院论证会

作者: 时间:2024年11月03日 20:47 点击数:

2017年10月25日(星期三)下午,学校召开历史学院建院论证会,对历史学院建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民进中央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新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刘北成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教授和杜塞尔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北外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秋芳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日语系主任邵建国教授,欧语学院原院长丁超教授,亚非学院米良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应邀参加了论证会。会议由校长助理、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杨建国主持,校长彭龙、副校长孙有中出席会议。

彭龙校长对与会的校外专家支持北外发展给予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学校坚持“内涵、融合、特色”的发展战略,根据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规划布局,通过不断丰富学科内涵,来推动外语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外语优势,开展基于国别和区域的非外语研究,不仅有助于形成鲜明的非外语学科特色,也会为学校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助力学校通识教育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后,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作历史学院建院论证报告,李雪涛教授从历史学院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历史学院基本构架、定位、学术理念、师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他表示北外的历史学院将依托外国语文学的优势,铺展新史观、挖掘新史料,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体系。

在研讨环节,校内外专家充分肯定了北外历史学院建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指出北外开展中外关系史、国别史和区域史等特色研究,不仅将丰富和拓展国内历史学界的研究领域,也将形成北外历史学科的鲜明特色。专家同时针对北外历史学科的学术理念、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师资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彭龙校长对专家的指导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学校会认真研究、充分吸纳专家意见,继续完善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实现学科建设的创新和提升。




(全球史研究院、综合改革办公室供稿)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